5月7日,珠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有軌電車1號線終止運營及開展梅華路路面修復工程事項的通告》(下稱《通告》),決定終止珠海有軌電車運營,同時拆除設施設備,并修復梅華路路面,新增2條汽車車道。
珠海有軌電車于2017年6月開通試運營,線路全長8.89公里,設站14座。2021年1月,有軌電車暫停運營,直到如今官宣終止運營。
珠海市上述《通告》指出,基于1號線首期項目運行的相關情況,從城市規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運營安全風險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研究,并履行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決策程序,綜合各環節意見,決定終止運營1號線首期項目,同時結合設施設備拆除同步開展梅華路路面修復工程。
據界面新聞報道,珠海有軌電車總投資13.27億元。
據“珠海發布”微信公號,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是2011年通過招商引進的戰略合作項目,項目啟動正逢梅華路改造。經研究論證,決定將有軌電車1號線試點項目首期工程作為試驗線(以下簡稱1號線首期項目),與梅華路改造同步建設。1號線首期項目全長約8.9公里,全線共設車站14座、車輛段1座,于2013年9月動工建設,2017年6月13日開通試運營。2021年1月22日,基于疫情防控等工作需要,該項目暫停運行。暫停期間,交通運輸部門以公交車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為市民提供出行服務,新增與該項目完全重合的17A路公交線路,以及其他5條與該項目重合率較高的公交線路。據交通部門統計,這6條公交線路在梅華路內總日均客流量達到約1.2萬人次。
珠海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1號線首期項目試運營期間總客流463萬人次,日均3664人次,常規客流量不足,導致運營成本較高。同時,根據《珠海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21-2035年)》,城市公共交通以發展大運量和常規公交為主。有軌電車作為低運量軌道交通系統,未納入城市未來交通規劃。且受制于道路資源有限,后續無法新建線路,難以實現有軌電車成網建設運營,無法發揮規模效益。經綜合考慮、充分論證后,決定終止運營1號線首期項目,并啟動梅華路路面修復工程。
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此前已爭議不斷。2021年6月,廣東省珠海市召開聽證會,圍繞是否拆除有軌電車1號線進行表決,本次聽證會代表由市民、利害關系企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等16人組成。聽證會上,16名代表中僅1名投了反對票,其余代表均支持拆除有軌電車1號線。
珠海市有軌電車客流強度僅相當于當年可研報告預測的5%。極低的客流直接導致票款收入極低,珠海有軌電車自運營開始到2020年底,總計財政補貼撥款達到了1.79億元,并且每年還有約4700萬元的折舊費,年均運營成本約9100萬元。
運營期間,有軌電車總計票款收入只有387萬元,遠遠低于近3億元的成本。根據測算,珠海有軌電車每人次運輸成本(含資產折舊)約67元,而實際的票價為1元,相當于每服務一個乘客,需要補貼66元。
珠海交通局在聽證會上提到,如果拆除有軌電車,除了可以避免運營費用投入擴大、消除安全隱患外,還可以增加機動車車道數量,并同時配置公交專用道。而如果要繼續保留有軌電車,珠海將至少需要花費9420萬元用于改造供電系統以及2880萬元用于車輛維修,改造完成后,也同樣面臨客流低、運營成本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