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隨著“恒隆號”矩形頂管機刀盤緩緩破洞而出,濟南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邢村立交橋西站A出入口過街通道順利貫通,為車站后續施工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濟南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邢村立交橋西站由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其中A出入口位于車站北側,橫跨濟南市交通大動脈經十路。如何安全順利施工完成出入口過街通道成為擺在建設人員面前的“攔路虎”。在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建設投資公司4號線項目部的帶領下,中鐵十六局集團的建設團隊多次開展工法研究并邀請專家論證,經過明挖、暗挖、矩形頂管等多種施工方案比選,最終決定采用矩形頂管工法進行施工。同時,為了滿足車站大流量通行需要,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借鑒類似工程經驗,決定采用斷面尺寸為9.1米(寬)*5.5米(高)的矩形頂管來完成這次成隧使命,這是濟南軌道交通史上首次使用該級別的大斷面矩形頂管機,開創了濟南軌道交通建設頂管施工的新紀錄。
這條79.5米的地下通道,看似不長,但要讓100多根重達70噸的大管節逐一在地下“安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鐵十六局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經過嚴密的專家論證,我們決定在經十路南北兩側先施工兩處豎井,然后將頂管機、管節均通過大型吊車緩緩放到井下,施工時,管節后方的頂管頂力不斷‘加碼’,管節在隧道中緩緩‘蠕動’,最終在地下連成一整條過街通道。”
在建設人員的努力下,該頂管工程先后克服覆土埋深淺、穿越管線密集區、揚塵及噪音控制標準高、場地狹小等諸多困難,歷經30多天的緊張作業,于7月15日安全順利貫通。4號線項目部負責人介紹,“為了最大程度保證工程安全,在頂管掘進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智能化監控系統實現對施工現場全方位監控。通過精確的數字化管理手段,嚴密監控地表沉降數據和頂管機的掘進姿態,確保每一項指標都在設計要求的范圍之內。”
濟南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作為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和濟南市軌道交通規劃中的重要線路,承擔著串聯濟南城市發展的“脊柱”通道作用。濟南軌道交4號線一期邢村立交橋西站A出入口頂管的順利貫通,標志著濟南軌道交4號線一期工程建設又取得了一項巨大突破。下一步,建投公司4號線項目部將繼續踐行“不畏難 永向前”的企業精神,以“項目深化年”為契機,牢牢盯緊項目建設這條主線,確保各項建設目標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