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高鐵運營橋梁檢定評估管理,提高特殊結構橋梁檢定評估技術水平,7月25日,國鐵集團鐵路基礎設施檢測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京滬高鐵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檢定評估試驗方案”審查會,標志著技術復雜的高鐵運營橋梁檢定評估向著規范化、制度化方向邁出重要一步。鐵科院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檢測中心主任牛道安出席會議。來自中國鐵道學會工務技術委員會、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鐵設、大橋院、鐵二院、鐵四院、濟南局、上海局、京滬公司、鐵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和代表參加會議。
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主橋采用(108+192+2×336+192+108)m連續鋼桁拱結構形式,是京滬高鐵的控制性工程、世界首座六線鐵路大橋,建成時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高鐵橋梁。按照《鐵路技術管理規程》規定,根據國鐵集團工電部年度檢測計劃安排,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狀態檢定。
會上,鐵科院集團公司鐵建所、基礎所對該橋檢定評估試驗方案進行了匯報。橋梁檢定評估試驗方案包括技術狀態調查、靜載試驗、運營性能評定、車-軌-橋耦合分析等內容,上海局集團公司對養修現狀進行介紹,與會專家認為方案測試內容全面、檢測方法科學合理,并對檢定試驗項目、綜合檢測列車最高試驗速度進行了質詢論證。
國鐵集團檢測中心在工電部指導下統籌管理鐵路基礎設施檢測業務,其中包括鐵路橋梁檢定評估機構技術等級評審、橋梁檢定評估試驗方案審查和報告評審等職責。據統計,全路500m跨徑以上索結構橋梁10余座(其中1000m以上2座)、300m跨徑以上拱橋8座,此外還有大量跨徑超200m的梁-拱組合橋梁。伴隨我國高鐵規模擴大,特殊結構橋梁數目也將不斷增加。高鐵運營橋梁檢定具有天窗時間短、試驗組織難度大、技術狀態調查困難等特點,亟需創新檢定評估模式、提升檢測技術水平。
在國鐵集團檢測中心統籌組織下,本次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檢定將首次采用綜合檢測列車開展運行性能評定及車-軌-橋耦合分析,并充分運用無人機攝影、三維多波束測探等新型檢測技術開展技術狀態調查,為后續其他技術復雜橋梁檢定提供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