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鐵兵廣花18號”盾構機破墻而出,廣花城際方應明挖段至應湖線路所盾構區間右線隧道正式貫通,標志著該區間盾構施工全部完成這也是廣花城際首個雙線貫通 的盾構區間。
地質復雜 施工難度大
方應明挖段至應湖線路所盾構區間位于白云區人和鎮,全長約686米,隧頂埋深10至14米。區間處于巖溶強發育區,溶土洞見洞率達45.97%,礫砂層、石灰巖等不良地層分布廣泛,地下水豐富。掘進過程中,盾構機需陸續下穿魚塘、建筑群、排水渠等高風險地段,地質及環境十分復雜。本次貫通的右線隧道始發段位于礫砂和中粗砂地層,水位埋深約超2米,且與附近建筑群最小間距僅24米,盾構掘進易發生洞門涌水、涌砂,地面及周邊建筑物沉降等風險,技術難度大。
十八局的建設者們提前謀劃、過程管控。一方面,根據建筑群周邊特征提前做好施工圖紙、安全專項方案編審評審,完成風險評估,為盾構施工做足準備;另一方面,為保障處于粉細砂層、中粗砂層和礫砂等不良地層中盾構掘進和地面房屋安全,建設者們提前運用跨孔CT技術探明地質,對溶土洞進行提前注漿加固、斜孔注漿加固,并進行跟蹤注漿、沉降監測、二次注漿等方式,成功攻克了下穿建筑群風險,為盾構在軟弱地層正穿老舊建筑群提供了可借鑒樣本。
核心工法化解“疑難雜癥”
針對盾構出洞時因地層壓力,易發生涌水涌砂風險的問題,本次盾構采用了鋼套筒接收的方式,即在盾構接收井設置直徑比盾構機略大、長度比盾構機盾體略長的圓筒狀密閉鋼結構,鋼套筒開口端與洞門預埋鋼環相連,形成一個整體密閉的容器,與土層壓力保持平衡,確保盾構出洞安全。據介紹,“鐵兵廣花18號”在完成本次盾構施工后,還將在方應明挖段進行第三次組裝調試,開始空港車輛出入段線盾構掘進工作。
線 路 進 度
截至目前,廣花城際(廣州東—花都天貴)土建工程累計完成30%。全線7座車站均進行土建施工;7個區間中,5個區間進行土建施工,2個進行前期準備;共9臺盾構機正在掘進。空港車輛段進行土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