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內地城市軌道交通迅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正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邁進。高速發展之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也面臨著來自平衡供需關系、設施設備維護、極端天氣應對等方面的挑戰。
9月20日至21日,2024軌道交通創新發展大會在青島召開,旨在搭建國內外城軌技術交流、資源共享平臺,探討城市軌道交通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最新成果、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墨跡天氣攜軌道交通領域新產品、新技術出席大會。會上,墨跡天氣政企業務部總監史彬分享了“氣象服務在軌道交通安全保障領域的應用及解決方案”。
圖注:墨跡天氣展臺
應對極端天氣影響,墨跡天氣積極探索“氣象+軌道交通”解決方案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當下全人類的共同挑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在亞歐大部、南北美洲東部、非洲南部等地區,強降水事件持續增多。另外,伴隨著未來全球氣溫的持續升高,極端降水的頻次也隨之上升。軌道交通作為受天氣影響最敏感的行業之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截至2023年底,中國內地累計已有59個城市投入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里程達11232.65公里。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在不斷擴展和完善的同時,也積極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尋求變革,力求在管理運營中融入更多元化的信息資源和實現更精細化的服務能力,以探尋軌道交通安全高效運行的方法路徑。
在此背景下,墨跡天氣在氣象領域深耕十五年,正積極探索“氣象+軌道交通”的發展模式,為軌道交通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氣象服務支持,助力軌道交通系統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保障乘客出行的安全與順暢。
精細化氣象服務助力軌道交通安全運營與應急效率提升
圍繞氣象數據如何獲取、預報預警精度如何提升、應急預案建議等痛點,墨跡天氣與多地地鐵運營單位展開合作,以解決軌道交通氣象服務中的難題。史彬介紹,在與華南地區某地鐵集團合作中,墨跡天氣通過精細化預警、臺風預報及地鐵站點網格天氣預報等服務,幫助其有效進行了天氣風險的前置預警,提升地鐵系統40%應急聯動效率,實現了惡劣天氣條件下安全運營0事故。
墨跡天氣與華中地區某城市地鐵合作,雙方共建氣象服務平臺及自動氣象監測站。截至去年底,此平臺在該市地鐵集團的用戶總量約達到1.3萬人。今年進入汛期以來,該城市多次出現極端降水事件,最大降水超過200毫米。為此,?墨跡天氣特別升級了“降水信息快報”產品,更高效地輔助地鐵客戶應對天氣風險,保障居民日常出行和城市安全。
截至目前,墨跡天氣已整合氣象大數據、氣象科技、團隊服務能力等優勢,針對不同業務需求提供各類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史彬指出,“在氣象數據方面,我們整合了觀測站、雷達、衛星等多源氣象數據,以及海量的眾包數據,同時運用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結合數值預報模式進行數據分析,提供精準的預報。同時,我們還通過構建軌道交通安全預報預警模型,實現對風險的精準預測,并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將氣象信息傳送到相關人員手中,做到了精準、及時、便于獲取、系統化。”
圖注:墨跡天氣政企業務部總監 史彬
除了上述內容,墨跡天氣的軌道交通氣象服務平臺還針對不同運營方的具體需求,提供了包括未來一周、未來三天的天氣風險提示,預警專題報告以及降水信息快報等多種個性化產品。在保障預報預警精準度的基礎上,該平臺還結合了天氣風險分析結果以及軌道交通應急預案標準、應急響應分級、應急物資調度等場景,為軌道交通提供災前、災中、災后全流程服務,輔助交通領域工作人員實現氣象應急服務,充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看得見、調得動。
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議題的當下,墨跡天氣力求將氣象服務切實應用于軌道交通實踐當中,通過氣象數據與行業信息的深度融合,提供更具實用性的服務,從而幫助軌道交通運營單位提質增效。在更為廣闊的“大交通”范疇內,墨跡天氣的氣象服務解決方案已經在高速公路、航空運輸、物流配送、車聯網以及末端配送等多個領域取得了成功實踐。展望未來,墨跡天氣將繼續專注于氣象技術的研發,以應用場景為導向推動大交通領域的服務創新,并與合作伙伴攜手共創互利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