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康恒路站順利通過初期運營前的安全評估,具備初期運營條件,經市政府批準,計劃于9月28日起開通初期運營,服務市民乘客。至此,11號線全程增至40站,申城軌道交通全網車站增至509座。目前,工程建設和運營單位正進一步開展綜合聯動調試及各項演練,為新站正式投用做好準備。
康恒路站位于浦東新區康恒路和御橋路交叉口,因11號線建設期間該站周邊仍處于規劃開發中,根據初步設計批復要求,當時僅作為11號線預留車站。近年來,在市、區兩級政府關心協調下,為支持浦東新區“金色中環發展帶”開發建設,并解決當地御橋區域及周邊居民出行的迫切需求,上海地鐵于2023年7月正式啟動康恒路站的建設改造工作。
康恒路站改造項目自工程開工以來,各參建單位通過科學謀劃、周密安排部署,倒排施工節點時間表,克服了專業多、工期緊、任務重、交叉作業多、既有線施工安全風險大等難題,圓滿完成各個節點的工程任務。
“一門之隔”安穩建設,克服運營風險挑戰。11號線全天運營時間超過18小時,康恒路站作為首個在既有運營線路上改造的地下車站,部分施工作業區域與運營線路僅“一門之隔”,面臨安全風險高、施工空間狹小、建設工期短等重大挑戰,必須在施工作業的同時保障日常運營安全,為此各建設施工單位高度重視安全管理,與運營部門之間進行充分協調和溝通,人員進出軌行區均點名,作業做到人走料清,涉及軌行區施工均在夜間停運期間進行見縫插針式的施工,以嚴格的安全管理保證車站的施工進度,為保障臨近軌行區絕對安全,還在站臺門外采取全封閉硬隔離防護措施,確保整體項目的順利實施。
高集成空調機房,節能減排效果顯著。車站運用直膨式空調箱打造新一代高效機房系統。在設計上注重節能環保,采用多種節能型材料和設備,將磁懸浮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集成在組合式空調箱內,在節省了機房空間的同時,降低了系統能耗,提高了冷水機組以及環控系統的能效。
機電管線預制裝配,工地也有“流水線”。康恒路站的綜合支吊架、風管、裝飾鋁板等相關材料跟以往的車站比提高了預制裝配率。通過BIM設計,對成套設備和構件進行預制化生產,實現工廠預制和現場裝配化應用,在保證了產品的質量的同時,切實提高了工程安裝質量和效率。
出入口直通地塊樓宇,通勤“一步之遙”。康恒路站共有四個出入口,除了可正常出入地面外,均與地面辦公樓宇地塊進行了連通,上海地鐵充分考慮地塊出入口的結建需求,積極推進地下聯通通道與車站建設施工同步實施,最終實現了四個出入口均可通過結建通道直接進入地面樓宇或園區區域(2號口為下沉式廣場)的通行功能,為周邊市民乘客的出行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