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名城,錦繡山川。千百年來,長沙吸引了無數慕名前來的游客。這里不僅是歷史名城、網紅城市,也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長沙市立體交通形成了以國際化航線、高速化鐵路、現代化公路為主要骨架,以黃花機場、長沙南站為區域樞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從2014年4月29日首條地鐵線路——2號線一期工程開通,到2024年6月28日1號線北延一期工程投入初期運營,長沙軌道經歷了十年的發展,有效拓展了長沙的交通網絡,豐富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城市軌道交通2023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顯示,長沙地鐵2023年客運量約9.44億人次,日均客運量259.17萬人次,客運強度1.14萬人次/公里日,在中國位居第五,僅次于廣州、深圳、西安和北京。
01
票務系統“雙活”
應對城軌業務諸多挑戰
隨著互聯網支付在地鐵票務系統中的普及應用,如何在票務系統故障情況下,實現業務的快速恢復,避免大客流積壓,降低乘客投訴和輿情風險,已經成為城軌行業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技術人員通過分析發現,城軌采用的傳統數據庫系統存在版本多、定制化開發多的問題,在城軌業務集中上云后,數據庫系統難以適應城軌業務增多帶來的核心業務容災等可靠性要求,采用傳統數據庫系統的城軌業主面臨諸多挑戰,主要包括:
·傳統數據級備份故障恢復時間長,可靠性不足:關鍵業務恢復時間超過60分鐘,引發業務降級和管理事故;
·隱患波及范圍廣:不僅影響民眾經濟生活正常運轉,旅客滯留等也會帶來票務損失;
·隨著線網規模擴大和客流增加,高可靠需求增強:不僅需要滿足日均數百萬,乃至千萬的互聯網票務需求,而且自動駕駛列車跨系統的信號控制和海量設備連接的綜合前端設備等問題,高可靠成為業主的基本訴求。
02
解鎖新技術
讓乘客出行無憂
為了提升乘客出行體驗,保證城軌票務系統的高可靠性,華為攜手長沙軌道以其共同組建的長沙軌道交通聯合創新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為依托,積極推進票務系統業務雙活研究攻關。華為在實驗室部署了GaussDB分布式數據庫,通過低時延互聯技術,從接入、存儲、數據庫、應用幾個層級,對模擬主備數據中心的票務系統關鍵核心業務進行雙活。
長沙軌道交通聯合創新實驗室
票務系統業務雙活應用大幅提升了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在安全運營方面,跨主備數據中心的應用雙活,無論出現進程級故障、節點級故障還是機房級故障,均可實現秒級切換,數據可正常寫入且無丟包,故障恢復時間從1個小時以上降至60秒以內,無需降級;
·在擴展性方面,以高可靠應對線網規模擴大和客流增長,未來可支持新業務上線后的穩定安全運行;
·在自主創新方面,華為踐行開放使能策略,構建生態持續繁榮發展,給城軌行業一個更優選擇,順應國家交通強國的戰略要求。
目前,該方案已在實驗室仿真測試環境下通過測試驗證,各項測試功能指標均符合雙中心應用雙活設計要求,正在研究部署到實際生產應用環境之中。
GaussDB分布式數據庫雙活方案示意圖
四通八達的城軌交通為長沙編織了新的交通線路網,延伸著城市的觸角,不僅豐富了居民的出行選擇,也讓全球各地的游客更便捷地領略星城的風采。未來,華為將進一步完善票務系統雙活在大客流場景以及各種異常環境下的測試驗證,加快推進票務系統業務雙活應用部署,持續加強與長沙及各城市地鐵在數智賦能、融合城軌等領域的研究與合作,積極為城軌行業創新發展作出貢獻。
“數智世界 一觸即達” 選擇華為,讓您的企業輕松數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