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地鐵首套隧道綜合檢測系統完成首次正線試運行,成功生成第一份隧道“體檢”報告。該系統可在60公里時速狀態下實現亞毫米級隧道檢測,效率較人工巡檢提升約120倍,標志著廣州地鐵具備了隧道快速精密檢測能力,隧道檢測進入智能化階段。
該系統基于廣州地鐵五年科技應用項目引入,成功安裝在網軌檢測車上,具備隧道幾何尺寸測量、管片表面缺陷自動識別等功能,集成激光雷達掃描、3D結構光測量、高清線陣相機成像等技術,可精準捕捉隧道裂紋、掉塊、滲漏水、錯臺等缺陷,最高精度達0.3毫米。地鐵運營項目團隊克服隧道環境復雜和多設備聯調精度要求高等難題,先后完成30余份方案優化、100余次算法迭代,最終成功突破車體安裝調試瓶頸,同步配套開發的網軌隧數據綜合分析平臺更是具備了檢測數據三維可視化處理能力。
作為國內軌道交通行業技術突破案例,該系統融合了深度學習算法、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隧道健康監測。廣州地鐵有關負責人表示,后續將根據試運行的情況,結合業務需要,持續對系統功能進行拓展開發,為廣州地鐵線網的安全運營提供更多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