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杭州地鐵發布杭州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先行段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補充公告)。
杭州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線路起于一期工程終點站-豐北站站后,線路主要走向為規劃錢江二路-規劃新龍路-錢塘江-運河東路-東寧路,止于東寧路與機場路交叉口的機場路站。
杭州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線路全長約為8.3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車站5座,其中換乘站2座,分別為三堡站與9號線換乘、火車東站與1、4號線換乘。平均站間距約為1.65公里,最大站間距為3.644公里,為豐北站至三堡站區間,最小站間距為0.95公里,為曇花庵路站至艮山西路站區間。二期工程新建豐北停車場1座;新建過江風井1座;共享七堡控制中心。
本次環評評價內容為除三堡站(YAK30+180-YAK30+328)以外的杭州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
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施工期:征地拆遷、建筑材料堆放和運輸車輛進出工地產生的空氣污染;建筑泥漿水等施工廢水;高噪聲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和振動干擾;施工棄土(渣)和建筑垃圾;施工引起交通干擾,施工不當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對歷史建筑等的影響等。
運營期:地下車站風亭、冷卻塔產生的噪聲干擾;地下區段列車運行引起的振動對地面建筑振動干擾;地下車站排風亭排放帶異味氣體對下風向居民生活的影響;停車場作業還將排放少量的廢水和廢氣。
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按照文明施工等相關管理規定組織施工;施工現場設置硬質圍擋、定時灑水降塵;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嚴格控制高噪聲設備的作業時間,避免夜間噪聲擾民;合理安排施工車輛運輸路線和時間;施工廢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施工渣土和建筑垃圾及時清運至杭州市渣土部門指定場地處置;加強與公眾的溝通等。運營期對噪聲超標的風亭加長消聲器、優化風亭布局、采用超低噪聲冷卻塔;對振動影響超標路段采取軌道減振措施,確保沿線環境振動達標;沿線車站和停車場污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妥善處置沿線車站和車輛段固體廢物。
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杭州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先行段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符合《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2016年修訂)、《杭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2)和《杭州市區(六城區)環境功能區劃》及《蕭山區環境功能區劃》等要求,工程建成后,對城市環境和地面交通的改善將起到明顯的作用。雖然本工程實施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但在落實本報告書提出的各項對策和建議的前提下,其環境的負面影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減緩。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設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