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南京主城南北“大動脈”的地鐵5號線,備受關注和期待。5月31日,記者獲悉,省政府原則上同意南京地鐵5號線穿越南京城墻等7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
省政府的批復顯示,原則同意南京地鐵5號線穿越南京城墻等7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工程施工前,要督促相關單位按照國家文物局有關文件要求對建設方案進一步修改完善,完善后的方案報省文物局批準實施。省政府還強調要切實加強協調和監管,落實各方責任,確保文物安全。
地鐵5號線全長約37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共設地下車站30座。該線起自既有S1線的吉印大道站,沿吉印大道向東走行,下穿機場高速,向北下穿九龍湖,之后轉向誠信大道向東走行,后向北沿竹山路、土山路敷設,在下穿土山機場、寧杭高鐵、京滬高鐵及繞城高速后,沿南部新城內部規劃國際路和冶修二路行進,接著左轉進入光華東街、建康路、升州路,后沿莫愁路、上海路、中山北路北行,下穿鄭和中路高架后,向西北轉入規劃下關大道、規劃濱江路,在方家營路路口設終點站方家營站。
記者了解到,地鐵5號線沿線涉及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南京城墻、朝天宮、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江蘇省級文保國民政府立法院監察院舊址、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舊址、渡江勝利紀念碑、凈覺寺、天朝總圣庫英王府遺址、和記洋行舊址等。因此該線從選線規劃到工程方案可謂一波三折,被國家文物局多次要求修改方案。
穿越南京城墻,地鐵5號線共有兩處地方,一處在下關站至鹽倉橋站之間,另一處在光華門站附近。
據南京地鐵介紹,為了保護南京城墻,他們制定了詳細可行的施工方案,確保地鐵施工不影響城墻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的施工方案中,針對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舊址的方案相對曲折。根據國家文物局的意見,施工方案有兩條選擇:一條是往更深處去穿過,另一條是繞離,避開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舊址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經過多方考量,最終選擇了繞離。而修改后的施工方案,也已經獲得了國家文物局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