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廈門市發改委發布了一季度廈門市省重點項目建設“成績單”。數據顯示,1月-3月,廈門市省重點在建項目超額完成同期投資計劃,完成投資101億元。其中,軌道交通、聯芯項目、ABB工業中心項目、京東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抽蓄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76個在建項目超同期投資計劃完成投資。同時,廈門市加快建設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和社會事業項目,助力產業經濟發展,保障社會民生。
據介紹,備受市民關注的廈門軌道交通建設已進入全面提速階段,那么,各條線路當前的進展如何呢?
地鐵1號線
64個出入口已開通使用 31個計劃年底完成開通
已開通運營的地鐵1號線只剩余部分車站出入口、風亭等附屬結構收尾施工。目前,1號線24個站點每個站點都保證2個或2個以上的出入口開放。
據悉,1號線出入口共計124個,各站點設置的出入口都在4個或4個以上。目前已開通使用64個,剩余60個出入口持續建設中,其中31個出入口計劃于2018年年底完成并開通;7個出入口由于涉及2、3號線換乘站建設,計劃于2019年9月份完成施工,與2、3號線主線一并開通;剩余的22個出入口,將根據資源開發建設進度計劃于2019年后逐步開通。
地鐵2號線
已完成11個車站主體施工 2018年年底有望全線“洞通”
地鐵2號線(五緣灣――天竺山)全長41.6公里,全線32個車站,目前已完成11個車站主體施工,33個區間已開工29個,有望在2018年年底實現全線“洞通”。
整條線路施工最大的難點在于工程需要穿越廈門本島與海滄區之間的海域,這也是國內首條地鐵過海盾構隧道。2015年1月31日,正式開始施工建設;2016年1月29日,過海隧道施工的首臺盾構機在海滄大道站始發,目前,2.1公里的海底隧道正在穩步掘進,過海段掘進里程已過半。此外,海滄大道站車站是全線最早建設完成的車站,該工點正在施工車站出入口及海(海滄大道站)東(東渡站)區間,其中2、3、4號出入口及海東區間將于2018年6月底至8月份陸續完工,1號出入口及風亭將于年底動工,計劃于2019年3月-6月陸續完工;東渡站目前已經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是目前廈門地鐵建設開挖深度最深的一個站點,基坑開挖深度達到近40米,正在進行車站主體結構施工。2018年4月7日,蔡塘站至中孚花園站盾構區間實現了雙線貫通。東孚車輛段作為2號線的“神經中樞”,站房、控制中心等配套設施的主體施工已經完成,有望在2018年10月底全部建成。
地鐵3號線
26座車站已開工23個 預計2020年底開通試運行
根據規劃,地鐵3號線起于廈門火車站,終至翔安機場,這就意味著廈門市民今后可由廈門火車站直達新建的翔安機場。線路全長36.72公里,全線設車站26座,目前已開工23個。
記者了解到,3號線一期工程已于2015年進行跨海段建設,全線在2016年8月完成土建施工招標,島外段于2016年9月全面開工,2017年開始進行過海段礦山、盾構區間掘進施工,車站進行管線遷改和交通疏解。2017年3月中旬,廈門本島至翔安過海通道(五緣灣站――劉五店區間)泥水盾構左線區間作為全線首開段順利始發。該線路預計于2020年12月開通試運行。
地鐵4號線
后溪至翔安機場段建設中 10個車站已開工8個
地鐵4號線規劃為島外環灣快線,列車設計運行時速為120公里,是目前廈門地鐵系統中“跑得最快”的一條線路?,F已開工建設的后溪至翔安機場段線路全長44.78公里,設車站10座,建成后將銜接廈門北站和翔安機場兩大交通樞紐。2017年2月份正式開工,首開段為廈門北至同安食品工業園市政隧道。2018年3月8日,首臺盾構機在彭厝北站――蔡厝停車場區間始發,長度約1.6公里,計劃于2019年3月實現雙線貫通。目前,10個車站已開工8個,9區間已開工8個,預計于2020年12月開通試運行。
地鐵6號線
先行開建馬鑾灣過灣段 4個車站已全部開工
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西起海滄馬鑾灣西邊緣林埭西站,終至同安北部的新店仔站,全長45.92公里,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33座(含換乘站5座),將于海滄區西部林埭站南部設馬鑾停車場,在同安區同集中路南側設磁窯車輛段,在同安區北部設宋宅停車場。
記者了解到,6號線一期工程于2016年初啟動前期工作,完成“可研”報告(初稿)編制。2016年12月30日,先行開工建設馬鑾灣過灣片區段工程,從馬鑾西站至西濱路口站共4站3區間,全長5.63公里。該段工程下穿正在建設中的馬鑾灣新城和馬鑾灣海域,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目前,該段工程4個車站已全部開工,馬鑾中心站、馬鑾西站正開展主體結構施工,集美島站及西濱路口站正開展圍護結構施工。
據悉,6號線一期工程力爭于2020年10月洞通,預計2021年11月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