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廣州地鐵發布廣州市地鐵5號線東延段工程(文沖~黃埔客運港)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公示。
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的規定,現將《廣州市軌道交通五號線東延段工程(文沖~黃埔客運港)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進行公示,以便了解社會公眾對本項目的態度及對本項目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廣州市地鐵5號線東延段(文沖~黃埔客運港),西起已開通運營5號線一期工程的文沖站,東至黃埔客運港站,途徑雙崗、夏園、廣州開發區、終點為黃埔客運港。線路全長9.76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車站6座(不含文沖),其中換乘站2座,設停車場一處,為雙崗停車場,并對一期的魚珠車輛段大架修進行擴容改造。東延段工程作為五號線的一部分將與既有魚珠車輛段內一期工程控制中心合并調整至鎮龍區域控制中心;設主變電站1座(為墩美主變電所,已與十三號線一期工程同期建設,預留為五號線東延段供電條件,已獲環評批復)。5號線東延段選擇與既有線相同的系統制式,即最高時速90公里的6輛編組L型車。
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指出,本工程施工時間較長,共5年,工程線路多穿越城市建成區,商業、居住區密集,本工程施工期帶來的環境影響應得到重點關注。施工期主要關注振動、噪聲、環境空氣和生態方面的影響。
據了解,工程多沿城市建成區主干道行進,沿線振動環境敏感點較多。運營期在優先選擇噪聲低、振動值低、結構優良的車輛,采用60千克/米的鋼軌無縫線路,加強輪軌的維護、保養,定期旋輪和打磨鋼軌,對工程沿線居民、學校、醫院等敏感點設置特殊減振、高等減振、中等減振等措施后,工程振動評價范圍內所有敏感點振動值要全部能滿足《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GB10070-88)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