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25日報道,10月24日,日本東海旅客鐵道公司(JR東海)在濱松工廠首次公開了由8節車廂組成的東海道新干線新型列車“N700S”。N700S將在2020年開始投入運行。
東海道新干線的列車一般為16節車廂編組,但是N700S引入了新一代半導體等最新技術,因此能夠以8節或者12節這樣較短的車廂編組運行。考慮向美國和臺灣地區出口列車。
JR東海的執行董事上野雅之在當天舉行的公開報道中表示,開發N700S是因為“可以變更為12節、8節和6節車廂,出口起來很方便”。該公司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提出了以8節車廂為前提的高速鐵路擴充方案。
報道指出,N700S之所以能夠靈活地適應車廂編組,是因為JR東海公司除了縮小了設置在車輛底座下的器械之外,對于器械的放置方法也進行了一番研究。N700A等日本原有的新干線列車原則上只有16節車廂。所以如果不更改設備配置等基本設計,那么就制作不出只有8節車廂的列車。
N700S的變壓器和轉換器都采用了新一代半導體“碳化硅元素”。驅動系統也以重量單位為基準縮小了20%。由于設備體積變小了,所以原來需要分別放置在6個車廂的設備現在2個車廂就足以容納。
JR東海公司考慮的出口方向是美國和臺灣地區。
在美國擴充德克薩斯州高鐵的計劃中,日本推出了以N700S為基準,適用于美國安全標準列車的提案。
而臺灣西部的高鐵目前采用的是N700系列的前身700系列。700系列的列車基本上都是12節車廂。所以日本正在等待臺灣將來更新高鐵時進口N700S。
另外,在車內進行的行駛安全性測量·集電性能測量的情況也公開了。行駛安全性測量是在8節組成的第3雙車輪(剎車盤內側)安裝測定用傳感器,測量輪重(在車輛·軌道間作用的上下方向的力量)·橫壓(在車輛·軌道間作用的左右方向的力量),在車內的測量基地橫壓輪分析重量比(行駛安全性)。
集電性能測量是測量向車輛供給電的Ptat圖表和架線的離線狀況,用Ptaba圖設置的測量用傳感器用電流式測量(穿孔圖流過的電流的測量)?光學式測量(穿孔圖和架線分離的時候)進行生成的電弧光的檢測,用測定用照相機監視板形圖和架線的狀況,在車內的測量基地分析。
在N700S確認試驗車上,利用地板下機器的大幅度的輕量化所產生的空間,在高速鐵路上搭載了世界第一個電池自跑系統。通過從自跑用鋰電池提供電力,不使用架線的電力,可以在低速上行走。
如果發生地震,N700S可以通過電池的力量行走,可以從東海道新干線的隧道橋上逃出,安全性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