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2019(廣州)城市軌道創新產業大會在廣州舉行。會上,廣州市發改委發布《廣州市推動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1年,廣州軌道交通產業規模預計達到1200億元,力爭2023年實現產值1800億元。
今年廣州將推進13條(段)地鐵建設,并爭取地鐵21號線(員村-鎮龍西段)開通試運營。這13條線分別為:3號線東延段、5號線東延段、7號線一期西延順德段、7號線二期、8號線北延段(鳳凰新村-白云湖)、10號線、11號線、12號線、13號線二期、14號線二期、18號線、21號線(員村-鎮龍西段)、22號線。爭取地鐵21號線(員村-鎮龍西段)開通試運營,地鐵通車運營里程突破500公里。
在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方面提出,加快白云神山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區建設。推動番禺和花都車輛修造基地聯動發展。支持黃埔和南沙配套發展軌道交通產業。推動廣州鐵路物流產業集聚發展,優化空間布局,完善物流樞紐和節點體系。
在完善產業發展外部體制機制方面提出,推動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領域創新改革,探索發展新制式軌道交通線路,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軌道交通建設領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明確評價標準,建立國有企業科研投資指引和容錯機制,加強對國有企業服務國家戰略的考核,探索牽頭組建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集團。進一步優化招商機制,建立以區為主體,聯盟、基金和相關區強化銜接的招商聯動機制。
在構建軌道交通產業載體方面提出,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工程。按照“零換乘、一體化”的目標,實現鐵路主體工程、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同步立項、同步設計、同步施工、一體化運營。探索實施鐵路樞紐上蓋開發及周邊T O D地塊“成片提供、分期供應”,實現軌道交通產業聚集效應,助力區域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推進樞紐+社區+產業發展。
另外由廣州地鐵牽頭的國家工程實驗室于4月2日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驗收意見認為:實驗室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所形成的技術研究平臺和研發成果,為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提供創新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