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記者從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獲悉,由該公司研制的6輛編組下一代地鐵列車在調試線上成功完成試跑。該列車采用大量新技術、新材料,代表未來的地鐵技術潮流,被稱為“未來地鐵”。它的到來,將引領地鐵技術的跨代升級,讓地鐵出行更美好。下一步,“未來地鐵”將開赴地鐵線路,開展線路試驗和運行示范。
早在2018年9月18日,在德國舉行的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上,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碳纖維地鐵車輛,就已經首次在全球亮相。該車是我國的全新一代地鐵,采用大量先進的新材料、新技術研制,一時吸引了全球業界的關注。
據介紹,下一代地鐵列車在調試線上完成試跑后,將開赴地鐵線路,開展線路試驗和運行示范。
亮點一:綠色節能
新一代地鐵采用先進的碳纖維技術,車體、轉向架構架、司機室、設備艙及設備機體等均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造,是大規模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地鐵車輛。與采用鋼、鋁合金等傳統金屬材料相比,新一代碳纖維地鐵車輛的車體、司機室、設備艙分別減重30%以上,轉向架構架減重40%,整車減重13%。
亮點二:智慧服務
乘坐新一代地鐵時,車廂的車窗將變身為一個觸控顯示屏,成為能傳達各種圖文影像信息的“魔窗”,相當于一個超大版的“Pad”。乘客只需用手指觸摸車窗,就能在車窗上看新聞、刷視頻等。另外,新地鐵的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40公里,采用無人駕駛技術,列車從發車啟動到加減速、停站、開關門、回庫等運行的全過程均為全自動駕駛。
亮點三:平穩低噪
新一代地鐵首次采用全主動懸掛技術,在行駛途中,當車廂產生振動時,能夠立刻探測到,并對懸掛系統的阻尼進行動態調整,從而使地鐵車輛“跑得更穩”。而且列車運行時,客室噪聲僅68分貝,比傳統地鐵降低了3分貝以上。
亮點四:靈活編組
新一代地鐵適應更惡劣的氣候地理環境,能在高溫高濕、-40℃高寒、2500米高海拔等復雜環境下運行。此外,車輛裝載了動力蓄電池,可為車輛提供牽引動力行駛15公里。